Stellantis集团聚焦摩洛哥工厂升级,战略重心转向凸显行业结构性变革

摩洛哥热点新闻 2025年8月1日

正当意大利期待着Stellantis集团新任意大利首席执行官的到来,使其标志性品牌重获青睐之际,该汽车集团却坚定地将目光投向了摩洛哥。这一战略决策标志着集团产业的重大转折点。

自2019年落成以来,Stellantis位于凯尼特拉的工厂稳步发展壮大。这一势头即将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。正如专业媒体Motorpasion所报道,该集团宣布将斥资12亿欧元,将摩洛哥工厂改造成集团全球主要生产中心之一。其目标明确:将现有产能翻一番,达到年产53.5万辆,并力争到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。

加速进军高端市场

凯尼特拉工厂此前专注于生产雪铁龙Ami、欧宝Rocks-e和菲亚特Topolino等微型电动汽车,如今将进一步拓展其产业范围。该公司将组装混合动力发动机(年产量35万台)以及三轮电动车,例如新款菲亚特专业版TRIS。此外,该公司还将整合一条充电站生产线,目标是年产20.4万台。此次重新定位是集团整体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,将在摩洛哥创造3000个新增就业岗位。

意大利沦为冷门

在意大利,此次重新定位被视为一种侮辱。尽管卡洛斯·塔瓦雷斯(Carlos Tavares)今年年初离职,安东尼奥·菲洛萨(Antonio Filosa)接任Stellantis的掌舵人,但罗马方面仍希望将投资重点重新转向意大利本土,因为这里是菲亚特、蓝旗亚、阿尔法·罗密欧和玛莎拉蒂等品牌的历史发源地。然而,Motorpasion指出,在半岛宣布的少数几个项目,例如在米拉菲奥里生产的菲亚特500混合动力车或未来在梅尔菲生产的蓝旗亚Gamma,与摩洛哥以及波兰、塞尔维亚和西班牙的预期产量相比,仍然微不足道。

菲亚特Topolino车型的案例表明,该车型在凯尼特拉生产,但其设计上带有意大利国旗,这凸显了该集团与意大利当局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。该案例指出,由于与“制造”相关的标签规定,该车型未在意大利获得批准,并被视为挑衅。对于曾经通过公共援助无条件支持菲亚特的意大利来说,现实是残酷的:它现在正在输掉投资和竞争力的争夺战。

基于工业绩效的战略

Stellantis毫不掩饰其目标是精简成本并优化价值链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摩洛哥似乎是其理想的合作伙伴。摩洛哥拥有熟练的劳动力、与丹吉尔地中海港的一体化物流框架、毗邻欧洲的优势以及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公共政策。因此,切里夫王国的选择并非出于政治或情感因素,而纯粹是出于工业考虑。

据Motorpasión称,这一战略有望从2026年开始进一步强化,届时将在凯尼特拉引入Smart汽车平台,该平台曾用于在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生产菲亚特Panda。此次部署将进一步巩固Stellantis集团全球工业版图上的地位。

对Stellantis新任首席执行官的关键考验

该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Antonio Filosa预计将于7月29日(周二)公布Stellantis的半年业绩。尽管迄今为止股市似乎证实了他的决定——在宣布投资摩洛哥后,股价上涨了2.1%——但政治辩论却更加激烈。在意大利,人们对该集团逐渐脱离菲亚特的担忧日益加剧,一些高管甚至谴责其背离了菲亚特的历史基因。

但对斯特兰蒂斯来说,怀旧的时代已经结束。摩洛哥并非意大利放弃的原因,而是结构性变革的体现:汽车行业正在寻求盈利能力、灵活性和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