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游客热潮涌进摩洛哥:阿伊特本哈杜的多元文化之约

摩洛哥热点新闻 2025年7月16日

阿伊特本哈杜是摩洛哥南部的一颗明珠,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。在阿伊特本哈杜的赭石色小巷里,熟悉的普通话与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交相辉映。这座距离瓦尔扎扎特约30公里的古老堡垒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,他们渴望探索摩洛哥的多元文化,感受丰富的传统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民风。

美联社2025年6月下旬的一篇报道捕捉到了这股新潮流带来的兴奋之情。中国游客肩扛相机,将古老的城堡城墙定格成永恒,漫步于工艺品摊位之间,品尝热气腾腾的塔吉锅,并热情地与导游交谈。“摩洛哥以其多元的文化吸引着我:阿拉伯、柏柏尔、非洲和欧洲,”来自上海的陈曦浩说道。

对于旅游专家祖比尔·布胡特来说,这种涌入并非偶然。在他发给法国Hespress的分析报告中,他强调了2016年取消中国公民签证的决定性影响。“在此之前,中国游客数量每年不超过1万人。2019年,我们达到了14万人次,”他强调道。尽管疫情导致增长放缓,但目前这一趋势正呈现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升趋势。随着中摩直航的恢复,布胡特估计,“到2025年,我们可能会迎来25万至30万中国游客。”

面对这些要求高、好奇心强的游客,当地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正在加倍努力,调整服务。该地区一家餐馆的老板阿卜杜拉·卡鲁姆对此深有体会。

“我们调整了菜单,加入了迎合中国游客口味的摩洛哥菜肴,比如南瓜汤、各种塔吉锅,以及最重要的,餐桌上始终供应的热水,”他解释道。

中国游客的吸引力远不止简单的景色变化。来自山东的秀梦琪说,一部关于卡萨布兰卡的电影激起了她对摩洛哥的好奇心。“这次旅行是一次文化体验,而不仅仅是一次假期,”她眼里闪烁着感动的光芒。

摩洛哥国家旅游局(ONMT)的成功也离不开其精心策划的战略。ONMT在中国的大型贸易展会上,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,并实施了“中国准备”项目。该项目旨在培训行业专业人士如何热情接待中国游客,了解他们的语言、习俗和具体期望。

对祖比尔·布胡特而言,中国游客在阿伊特本哈杜的崛起,象征着摩洛哥成功地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多元化的旅游目的地,融合了地道的风情、壮丽的景色、充满活力的麦地那以及量身定制的服务。他认为,这一趋势不仅有利于摩洛哥王国的国际形象,也为长期处于发展边缘的地区提供了真正的经济杠杆。

在阿伊特本哈杜,每张照片的拍摄、每一件手工艺品的购买、每一口塔吉锅的品尝,都体现着摩洛哥旅游业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。摩洛哥深谙如何吸引游客并适应变化,同时又不失其灵魂。